查看原文
其他

绿聚书圈 | 未来学家面向21世纪的忧虑与思考

芳华 绿色中原
2024-09-08


点击上方「绿色中原」关注我们

编者

这是2022年4月11日绿色中原*绿聚@读书圈分享活动的内容。当晚的分享者是芳华老师,她分享了德内拉·梅多斯等人合著的《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源自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组织罗马俱乐部给世界的一个报告,阐述的新理念给人类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


芳华老师的分享包括四个部分:“概念界定”、“问题的提出”、“臭氧的故事”、“向可持续过度”。她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活的生活实例,逻辑缜密,条理清晰,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分享活动唤起书友们热议环保问题,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


欢迎喜爱读书的伙伴加入书圈:添加绿使者:huan_151








未来学家面向21世纪的忧虑与思考

——对《增长的极限》核心观点的讨论






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在今天来看似乎并非虚妄之言;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来看,也并非没有可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本“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著作,其观点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全书除引言外共分8章。第一章讲什么是过冲。所谓的过冲,意味着凡事过头了、劲儿用猛了刹不住车了,言外之意就是系统超出了既有的速度和界,面临失控和危机。作者列举了食物生产、城市人口、能源消费等现象,认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普遍把增长作为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且增长可以为保护环境提供资源,政府、企业家等也都在尽最大努力追求越来越多的增长。然而,增长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废弃物、污染物在地球上的排放和堆积,许多重要资源正面临枯竭或者下降。环境正在以一种令人担忧的速度在恶化。



第二章解释了指数型增长的含义。所谓指数型增长指的翻倍、翻番的过程,区别于线性增长。在地球系统中,人口增长、工业资本增长都是指数型增长,们各自构成正负反馈圈。




第三章解释了源与汇。肥沃的土地、矿产、金属、能源等是支持所有生物与工业活动等的必需品,构成了星球上的生态系统。作者在此引用了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第一,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土壤、水、森林等,可持续的使用率不能高于它们的再生率;第二,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燃料、地下水等,可持续的利用率不能高于用以替代它们的可再生资源可持续的利用率。第三,对于污染而言,可持续的排放率不能高于污染物被循环利用、吸收以及在汇中无害分解的速率。上述三个原则对于今天依然适用。




第四章作者运用World3模型对世界范围内增长动态进行了各种模拟,探讨了极限与无极限、极限与时滞、过冲与振荡、过冲与崩溃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当时资源的消耗速度继续下去的话,即使有更多的资源,崩溃也将不可避免。



第五章以臭氧洞为例,讲述了一个从超越极限中返回的故事。目的在于通过对于臭氧层被破坏的现实以及欧洲各国对于氟利昂使用限制的事例,告诉世人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人类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文中作者引用了科考科学家所发现的南极臭氧层被破坏的实例,这些实例让人触目惊心。当紫外线穿过臭氧层而直接达到地球时,在南半球尤其是澳大利亚地区人们患皮肤癌、雪盲证等疾病的概率竟然大幅上升。所以当人类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自然界也会以相应的方式惩罚人类。


在接下来的几中,作者分析了技术、市场与过冲之间的关系。通过场景模拟,作者指出,单纯依靠技术和市场,而不改变系统的结构性因素,过冲依然会发生。因此,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就需要通过改变地球系统内的技术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改变人类生态足迹,将其控制在资源、环境等承受能力的临界值之下,才有可能通过诸如想象、网络、说真话、学习和爱等途径实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




读完全书,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半个世纪以前经济学家的那些观点今天来看依然掷地有声,那些预言看来也并非危言耸听。在佩服未来学家之高瞻远瞩的同时也忍不住感叹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思·韦伯就曾经指出,人类的理性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人类又不可避免陷入其理性生成的牢笼中,被自身的理性所奴役,这即所谓理性的悖论。环顾人类进入工业化之后的这几百年,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可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一路高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的同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曾经的蓝天白云、田园牧歌被沉沉的雾霾、高耸的楼房所取代。地下水污染严重,森林砍伐过度,耕地被变为建设用地,无数农民被迫上楼,村庄消失了,代之以无数安置房小区;庄稼不见了,代之以不断涌现的马路和黑夜里如星星般密集的小区。如此种种,既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包含了为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




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无意否定如今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但是,至少我们需要警醒。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与资源的日渐枯竭,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可供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的资源,不仅考验我们的智慧,也考验我们的底线。涸泽而渔的历史悲剧不能再重演,别人走过的弯路不能再重蹈。




那么,实现改变的契机就在于从混沌中觉醒,在于从当下开启行动。由此,重新回顾我们绿色中原的宗旨就是有意义的:真心实意,身体力行。每一个人的力量尽管微小,但一群人的力量可以汇溪流而成江河。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点一次外卖,节约口中每一粒粮食,影响身边最可能影响的人……这可能是作为普通人,对于未来、对于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星球所能表达的最真诚的敬意。

仅以此文感谢五十年前罗马俱乐部对于本书的赞助,感谢本书的作者德内拉·梅德斯、乔根·兰德斯和丹尼斯·梅多斯等人,感谢他们站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对于50年后的人类所给予的那些发人深省的警告和启示,感谢每个时代的觉醒者和身体力行者,这个星球将因为你我的共同关注和爱护而变的更加美好和长久。

END

相关阅读

绿聚书圈 | 平淡小故事 感悟大哲理

绿聚书圈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绿聚书圈 | 我的奇遇记


作者|芳华

编辑|乔宇

审核 | 赵喜秀(春和景明)

供图|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中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